评判一堂二年级的语文课是否优异,不应仅凭课堂氛围的热闹或学生表面的“听话”,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质进步教学评价。以下是我作为语文老师所特别看重的几个评价维度:
是否激发学生的兴趣
低年级孩子的注意力相对不集中,教师需用生动语言、趣味故事、多媒体工具来捕捉他们的好奇心教学评价。例如在教《小蝌蚪找妈妈》时,通过角扮演让学生模仿动物对话;学习古诗前先展示水墨动画,使文字生动。一个真正的好课堂,结束时会引来孩子们的提问:“老师,我们还会继续学到这类有趣的教材吗?”
基础知识的有效落实
背诵课文并非真正的理解,要关注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新词造句,书写时笔顺是否准确,朗读时是否准确无误教学评价。例如在教学“青”字族时,教师应设计如“青蛙穿青衣,清水笑盈盈”等趣味口诀帮助学生区分形近字,而非仅仅是机械的抄写。
互动是否让每个孩子有参与感
优质课堂会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,使基础薄弱的学生增强信心,思维敏捷的孩子能够畅所欲言教学评价。我曾见识到教师运用“话筒接力”,让学生轮流补充句子,使得连最害羞的学生都踊跃参与。
学习习惯是否内化于日常
能够整理文具盒的孩子往往也会整理知识,教师在课堂上是否培养了孩子听课时指着书本、发言前举手、写完字自我检查等良好习惯?这些细节往往比多考两分更有价值,我曾经让学生准备“错字捕捉本”,把错字编成小故事,最终他们都变成了“错别字小侦探”教学评价。
是否看到学生个性中的亮点
有的孩子虽然背诵速度较慢,但画画却十分出众,能为课文绘制插图;有的孩子虽然讲话声音小,但对细节观察敏锐教学评价。优秀教师应像《植物妈妈有办法》中提到的,协助每一位“小种子”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途径。
当我站在教室后窗观看时,我最期待看到的是这样的场景:课后,孩子们并未急忙奔向操场,而是围在教师身旁分享自编的童话,或是举着满纸拼音的纸条说:“老师,这是我昨晚写给我妈妈的悄悄话教学评价。”——这才是语文课真正滋养生命的姿态。
文章来源:hts://shdy168.com/ympx/2557